日前,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發布《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包括《汽車芯片標準現狀梳理研究報吿》、《汽車芯片技術結構分析研究報告》、《汽車芯片標準化需求調研報告》、汽車芯片標準體系架構及標準研究項目明細等多項研究成果,加快構建汽車芯片標準體系。
據悉,為解決我國汽車芯片標準體系不健全、現有標準缺乏無法滿足產業需求的問題,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自2021年中聯合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芯片企業、科研院所、第三方機構、行業組織等60家單位組成“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工作組”,先后160余位專家投入研究工作,推動了我國汽車芯片標準研究工作的科學、系統、有序開展,促進我國汽車芯片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加速提升了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已制定并發布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內的15項標準,涉及汽車控制芯片、通信芯片、功率半導體的一般要求、可靠性、功能安全、系統匹配試驗、整車匹配試驗等多個領域。
當日,主要參研單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軟件測評有限公司、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信通院車聯網創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萊茵檢測認證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和主要支持單位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約60余家單位以現場或線上方式參加了發布儀式。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董揚認為,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的發布回應了工信部在《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提出的要求,即開展汽車企業芯片需求及汽車芯片產業技術能力調研,聯合集成電路、半導體器件等關聯行業研究發布汽車芯片標準體系。
《汽車芯片標準現狀梳理研究報告》收集國內外汽車芯片相關標準2000余項,涉及國內外標準化機構15家,形成3大方面標準化建議8項;《汽車芯片技術結構分析研究報告》從整車、系統零部件、到芯片進行了6級結構分解,明確了汽車各主要系統零部件所用芯片,并對各應用場景芯片的關鍵性能進行分析,提出2大方面標準化建議91項;《汽車芯片標準化需求調研報告》對汽車、零部件、芯片、第三方機構、科研院所54家單位開展調研,收集調研反饋30余份,提出標準化建議8項。
汽車芯片標準體系架構包括四大領域,分別為基礎領域、通用要求領域、產品應用技術條件領域、匹配試驗領域。中國汽車芯片聯盟通過組織開展汽車芯片的標準現狀梳理、技術結構分析、技術標準化需求調研,搭建了汽車芯片標準體系架構,并針對基礎要求、通用要求、產品應用技術條件、匹配試驗四大領域形成汽車芯片標準研究項目明細,為國產汽車芯片技術標準化指出了發展方向,并支撐了正在編制的汽車芯片標準化工作路線圖。
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主任葉甜春指出,《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匯聚著聯盟“跨界融合、共生共贏、產業成鏈、生態成盟”的智慧結晶,將促進打通國產汽車芯片上車應用的技術信道和產業信道,搭建產業鏈上下游溝通互信橋梁,打破行業壁壘,補齊行業短板,提升產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推動“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生態”的早日建成。
據介紹,這項成果的發布雖然填補了我國汽車芯片標準體系的空白,但體系內各領域均有大量標準研究工作亟待開展,且隨著汽車產業新技術不斷應用和芯片產業新技術不斷發展,汽車芯片標準體系還將隨之不斷完善。聯盟將在現有研究基礎上積極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構建高效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促進芯片行業不斷研發出滿足汽車產業各種需求的汽車芯片產品,以標準化為引領促進汽車芯片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說,“本次成果發布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未來聯盟將持續推進汽車芯片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積極開展技術探索、成果應用、資源對接、產品推廣、人才培養、行業交流、國際合作、產業智庫等工作,推動我國成為全球汽車芯片的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