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對你我有什么影響?时间:2019-06-06 【转载】 工信部今日(6日)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據了解,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獲得了5G商用牌照,即此前新聞報道的“3+1”。對于我們普通人,5G正式商用意味著什么?需要換手機才能享受5G體驗嗎?哪些城市又將率先用上5G? 據央視新聞報道,工信部今日(6日)發放5G商用牌照。
據了解,工信部今日將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發放5G商用牌照,即此前新聞報道的“3+1”,中國三大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各一張,再加上廣電有一張。
早在2016年5月5日,工信部就向廣電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廣電在全國范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廣電成為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后第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 工信部表態工信部表示,當前,全球5G正在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期。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我國5G產業已建立競爭優勢。 根據工信部官方發布信息稱,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5G商用步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我部對《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以下簡稱《目錄》)進行了修訂,現予公告。 《目錄》在A類“基礎電信業務”,“A12蜂窩移動通信業務”類別下,增設“A12-4 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業務子類。具體業務表述為:“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是指利用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提供的語音、數據、多媒體通信等業務”。其他業務維持不變。 對于5G牌照發放,海內外廠商予以了積極回應。 中興、華為以及其他海內外廠商發來賀電中興通訊第一時間對媒體表示,中興具備完整的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能力,在無線、核心網、承載、芯片、終端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已做好全面商用準備。
根據中興通訊官方消息,目前已有全球40多家運營商選擇與中興通訊展開5G合作,公司一方面正在積極與全球運營商合作開展5G試驗和組網建設,另一方面也在與各行業企業開展合作,針對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展開探索,如中興長沙智能工廠、5G+建設智慧港珠澳大橋、天津5G智慧港口等。 針對此次牌照發放,中興通訊表示將5G作為公司發展核心戰略,多年持續投入,不斷創新,具備完整的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能力,在無線、核心網、承載、芯片、終端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已做好全面商用準備。中興通訊將積極參與中國5G網絡的商用部署和建設,與行業合作伙伴緊密合作,積極推動5G業務應用和實踐,助力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則表示“為迎接中國5G商用,華為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自2009年起著手5G研究,華為已累計投入20億美元用于5G技術與產品研發,當前已具備從芯片、產品到系統組網全面領先的5G能力,也是全球少數能夠提供端到端5G商用解決方案的通信企業。截至目前,華為共向3GPP提交5G標準提案18000多篇,標準提案及通過數高居全球首位,向ESTI 聲明5G基本專利2570族,持續排名業界第一,其主導的極化碼、上下行解耦、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5G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5G的海外合作伙伴不但表達了祝賀,還表示出對產業鏈緊密協作的支持。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首先,熱烈祝賀中國5G牌照發放,這標志著中國5G元年正式開啟!5G會像電力一樣,成為驅動未來創新、能夠影響眾多行業的重要技術變革。我們相信5G牌照的發放將極大促進中國5G網絡、終端、應用和服務的快速發展和成熟,進而為促進社會消費和壯大數字經濟提供新的驅動力。” 他表示,堅信5G的成功來自于產業鏈的緊密協作,高通已經做好準備,全力支持中國5G商用部署并期待繼續與合作伙伴攜手,推動5G終端的快速普及,推動5G技術賦能更多行業。“我們將進一步融入中國產業當中,持續擴大合作生態圈,一如既往地和中國合作伙伴共享機遇、相互賦能,共建萬物智能互連的未來。” 英特爾在官方聲明稱,“英特爾在全球范圍支持5G的加速發展。我們很高興看到英特爾在中國5G網絡部署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將繼續與中國的科技產業生態拓展合作,支持5G不斷發展。” “愛立信始終與中國三大運營商保持友好的合作關系,并攜手眾多行業伙伴一起推動中國的5G發展。除此之外,愛立信的服務和交付團隊也已為5G部署做好準備。”愛立信方面表示。 那些城市能率先用上5G?中國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解釋說,當一國發放5G牌照,產業界就會投入該國市場,滿足其市場的需求,為其開發產品,形成產業上的優勢,進而形成商業應用上的優勢。因此,各國都希望通過發放牌照來聚集產業資源。 那么中國哪些城市能率先用上5G呢? 事實上,中國各地早已緊鑼密鼓地部署5G網絡。早在去年12月,工信部就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網絡試驗牌照,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在各大城市建設5G基站,開展5G外場測試。中國移動規劃在2019年完成5G基站建設3萬至5萬個,5G投資約為172億元人民幣;中國電信2019年5G基站建設計劃為2萬個,5G投資額為90億元人民幣;中國聯通2019年計劃投資60至80億元人民幣。 目前,上海已撥通中國國內第一個5G電話,成為中國首個5G試用城市;江蘇省已建成288個5G試驗基站;中國電信海南公司年底前將完成5G基站在海南省市縣落地。 據了解,中國聯通已經在40個城市開始建設5G網絡,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七座城市部署5G城區連續覆蓋。 中國移動方面,啟動了17個城市的5G規模試驗,包括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5個城市開展規模試驗,以及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個城市的開展應用示范。 中國電信也表示,已經在北京等8個城市展開5G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除運營商以外,廣電系統也有望拿到一張寶貴的5G牌照,也將參與5G。 5月以來,許多主設備商已經與山西廣電、廣西廣電、福建廣電等多家地方廣電網絡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布局廣電5G。 必須換5G手機嗎?貴不貴?用戶想要享受5G時代帶來的便捷,就必須更換手機。 與4G時代相比,5G需要用到更高的技術和頻率,目前的4G手機無法滿足這方面技術的需求,4G手機也無法通過升級和更新來支持5G。 但5G時代來臨,也并不意味著4G手機要被淘汰。 此前4G時代來臨時,依然有大量的2G用戶在正常使用移動服務。不著急體驗5G網絡的用戶可以繼續使用目前的4G手機,運營商依然可以提供很好的4G網絡支持。 而好消息是,和3G過度到4G時用戶需換卡不同,據三大運營商此前公布的消息,用戶不換卡、不換號就可以體驗5G高速上網以及語音業務,省去了用戶頻頻換卡的麻煩。 面對 5G ,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只會有兩個:第一是 5G 手機什么時候能買到,以及價格什么時候能降到合理范圍,第二是 5G 的套餐資費貴不貴。 在今年2月巴塞羅那舉行的MWC 2019期間,三星、華為、小米、中興和OPPO等廠商都已經相繼發布首批5G手機,但價格相對昂貴,目前均價在一萬以上。
然而據中國移動預測,在 5G 牌照發放之后,到2019年年底,5G終端價格可能在5000元左右,明年年初降低到 3000 元左右,到2020年年底,5G終端會向中低價位下探,部分5G手機的價格可能會降至1000元左右。屆時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承受得起,而 5G 用戶也會在明年年初進入爆發增長階段。 至于 5G 的套餐資費問題,運營商會在牌照發放之后兩個月內確定,也就是 8 月份就能有各大運營商明確的 5G 套餐資費表了。具體的價格雖然還沒有確定,但業界共識是不會比 4G 套餐更貴。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受制于現有的終端價格和廠商的節奏,今年下半年并非是購入 5G 手機的好時機。而想要平價嘗鮮 5G 的用戶,最好等到明年年初,屆時無論是 5G 終端還是套餐資費都會處于一個合理的水平。 上游迎來第一波紅利中信建投指出,牌照是一個表象,它可能引發對中國5G建設量的預期提升。從年初來看,我們一直給市場的預期是今年三大運營商5G建設量在10萬站左右,但目前來看很多城市、省級政府對5G規劃還是比較積極,有可能三大運營商2019年5G建設量會超過15萬站。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提到,牌照的發放標志著5G的網絡和應用已經開始從前期的測試階段逐漸過渡到部署和應用階段。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會受益于行業快速增長,表現在:運營商資本支出會逐漸增加,上游設備商和基礎設施服務商收入增長提速;下游服務開發創新,運營商、服務商和內容商收入增加。 中金公司還指出,發放意味著運營商即將開始規模組網,且組網規模未來會迅速提升,這也是產業鏈成熟度進一步提升的標志。他們認為運營商的5G資本支出今年在320億元左右,明年就會增加至1000億元以上,所以產業鏈上游會面臨5G發展的第一波紅利。 渤海證券指出,國內綜合通信商華為和中興等大型企業一直將5G作為發展核心戰略,多年持續投入,不斷創新,目前已經具備完整的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能力,在無線、核心網、承載、芯片、終端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已做好全面商用準備。最近一年來,它們全方位參與運營商組織的各類5G測試,實現業內第一個5G通話上網的測試。后續,國內通信企業將積極中國5G網絡的建設,與行業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助力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20至2025年期間,中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人民幣,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人民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