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 反思中國IC發展歷程保持產業發展戰略定力时间:2018-12-11 【转载】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北京賽迪會展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報社、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承辦的“首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2018)”12月11日-13日在上海舉辦,本次大會以“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參會,2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作了主旨演講。
丁文武說,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經歷5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56年到1964年,是分立器材發展階段;第二階段從1965年到1980年,是IC初始發展階段;第三階段從1981年到1996年,是IC集中引進階段;第四階段從1997年到2013年,是IC集中發展階段;第五階段從2014年開始,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標志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了IC發展的新階段。 通過歷史不難看到中國集成電路開始并不晚,美國1958年研制出世界首個集成電路,我國于1965年自主制造出第一塊集成電路;美國集成度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用時8年,中國在封閉條件下花了7年時間,到1972年也實現了大規模。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丁文武說,通過集成電路發展歷史,我有幾個思考:一是產業發展需要保持戰略定力,由于歷史種種原因,中國在芯片發展道路中并沒有緊緊抓住當時的歷史機遇,失去了像早期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適時發展IC產業的大好時機,導致發展緩慢。 二是政策和投入要有連續性。持續加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和研發投入力度,保持政策延續性,補短板、調結構,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 三是要統籌資源,發揮各方力量。主體集中、區域集聚,避免資源分散和低水平同質化重復,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協同,產業資本與研發投入聯動,堅持開放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四是要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未來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產業發展可能要面臨更多挑戰。隨著國內產業的發展,國際訴訟和知識產權糾紛可能越來越多。國內企業一方面要尊重知識產權,同時也要保護知識產權。 五是要發展產業,人才是關鍵。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同國情一樣,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需要大量人才,機遇很多、舞臺很大,但要走的路也很長。“人才”們要做好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同甘苦、共患難”的準備。 |
